DC释氯剂

7811f8bdf9cbbe4de6835d8bbb14bbd.jpg

p34.jpg

【 产品特性】:

作为羊毛防缩处理剂(剥鳞剂、漂毛剂、脱脂剂)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水溶液能均匀地释放出次氯酸,与羊毛鳞片层的蛋白质分子发生作用,破坏羊毛蛋白质分子中的一部分键,从而起到防止收缩的效果。另外,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处理羊毛制品,还能防止羊毛洗涤时粘结,即“起球”现象的发生。经防缩处理过的羊毛几乎看不出缩水,而且色泽鲜艳,手感好;使用2%~3%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并加入其它助剂对羊毛或羊毛混纺纤维及织物进行浸渍处理,可使羊毛及其制品不起球,不毡缩

【质量指标】:

二氯异氰尿酸钠呈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氯味,易溶于水,干品长期贮存,有效氯下降甚微,是一种性能稳定的强氧化剂和氯化剂

   指标名称

       优质品

       一级品

       合格品

有效氯含量%≥

        60.0

       58.0

        56.0

水分含量%≤

        3.0

       5.0

        7.0

1%溶液PH值

        5.5-7

       5.5-7

        5.5-7

【背景技术】:

羊毛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羊毛的各种优良特性使其可以被纺制成各种织物。但羊毛纤维表面特有的鳞片层结构易使织物在洗涤时由于定向摩擦效应而发生毡缩变形,织纹模糊不清。羊毛制品之所以不能机洗,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鳞片的存在。鳞片的存在还使得毛制品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不但影响了羊毛的优良性能,还增加了能耗。另外,纯羊毛服装在穿用过程中存在刺痒感,在干燥环境下容易引起静电,影响了穿用舒适性。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羊毛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进行丝光防缩处理,处理后的羊毛可以机洗,舒适度也更好。

【生产应用】:

二氯异氰尿酸钠剥除羊毛鳞片,可以改善手感,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柔和明亮,防缩可机洗,利于染色。

处理步骤包括:(1)毛条喂入;(2)氯化处理:采用硫酸化的二氯异氰尿酸钠进行处理;(3)脱氯处理:采用焦亚硫酸钠进行处理;(4)脱鳞处理:采用脱鳞液进行处理,所述脱鳞液的主成分为纯碱和水解蛋白酶;(5)清洗;(6)树脂处

理:采用树脂处理液进行处理,所述树脂处理液为复合树脂形成

的树脂处理液;(7)软化、烘干。

上述技术方案中,脱磷液采用纯碱与水解蛋白酶组合,易于控制,不会造成纤维过度损伤,有效缩短处理时间,提高脱磷效率。

二氯异氰尿酸钠也可作为羊毛丝光剥鳞剂: 在相同浴液中 
            羊毛丝光剥鳞剂  2-8%(对蛋白质纤维) 
            pH                3.5-5.5 
            时间              30-90分钟 

清 洗: 水洗两遍(水洗后染色或漂白) 
 【包装储存】:

二氯异氰尿酸钠采用25kg塑编袋和50kg塑桶包装。可用普通车辆运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即可。保质期2年。

请向供应商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